2010年9月30日

日科學家發現蜜蜂離巢線索

日本科學家發現,蜜蜂觸角裏有一種可發揮感測器作用的蛋白質,一旦激活,蜜蜂會討厭自己的蜂巢並逃走。
蜂群崩潰紊亂現象近年來在美國多有發生,在日本也正在蔓延。發生這種蜜蜂離巢現象後,蜂巢裏只剩下蜂王和幼蟲,幾乎沒有成熟的工蜂。巢內沒有蜜蜂屍體,蜂蜜和花粉儲藏沒有受到破壞的跡象。雖然此前曾有學者指出這一現象是由於農藥等化學物質和寄生蟲的影響,但具體原因一直沒有弄清。
由於大量農作物和果樹依賴蜜蜂授粉,蜜蜂整群消失將嚴重影響收成,造成巨大損失。一些研究者擔心,如果蜂群崩潰紊亂蔓延,蜜蜂可能會在幾十年後絕跡。
名古屋大學研究生院副教授門脅辰彥率領的研究小組發現,蜜蜂和螞蟻等昆蟲的觸角內有一種名為TRPA通道的蛋白質。如果蜂巢內溫度超過一定水平,或者有蜜蜂討厭的化學物質蓄積,這種蛋白質就會被激活,蜜蜂也隨之外逃。相關論文發表在15日的美國《神經科學雜誌》上。
蜜蜂通過密密麻麻聚集在一起或通過翅膀扇風,使巢內的溫度總保持在適合幼蟲生長的溫度,即35度左右。蜜蜂如何感知溫度,此前一直是個謎,研究人員認為正是上述蛋白質使蜜蜂能感知高溫。
摘自:香港明報  (如有版權上的問題,請來信告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