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日

熊蜂在溫室番茄授粉上的應用


由於茄科花朵特殊的氣味及缺乏蜜線,溫室栽培無法採用蜜蜂授粉,多半使用激素受粉,但也帶來不少的弊病,且無法使用在有機栽培應用上,此外震動機器授粉費時費工,因而在國外溫室番茄受粉多半採用熊蜂授粉。

中國熊蜂授粉,也是進口荷蘭Koppert的熊蜂產品


台灣對熊蜂授粉研究現況,「熊蜂授粉於農業生產之應用」
http://tss.coa.gov.tw/files/web_articles_files/tss/3257/965.pdf

「台灣本土熊蜂室內飼養與應用」
http://goo.gl/XSqIub

荷蘭Koppert pollination
http://www.koppert.com/pollination/



2013年3月1日

蜂路與巢寬間距之關係

東方蜜蜂蜂路(Bee space):6.35 - 9.525 mm  巢脾中心距約30.68 - 35.10 mm

蜂箱空間若小於6.35 mm,蜜蜂會採集蜂膠予以填滿,此為防止小型捕食者的入侵,及保持蜂箱的禦寒及保水性。若空間大於9.525 mm,則築城不規則之鋸齒狀水平巢片,上有通行孔可容蜜蜂通行,用於填補正常巢片無法容納之空間。

東方蜜蜂體型較小,因為蜂路的問題必須找尋合適的巢框(Frames)及巢礎片(Comb foundation)。西洋蜜蜂標準巢框為35 mm 寬,一般會考慮將巢框肩狀部磨平,改成32 mm 寬才適合東洋蜜蜂(有些人表示東蜂同樣適用35 mm 巢框無須磨平,這我會再測試,我猜想在貯藏蜜巢貯蜜較多時,巢礎較寬往往會導致蜂路限縮,需要加寬巢礎間的現象,也就是為什麼35 mm同樣適用東蜂的原因吧)。

※西方蜜蜂蜂路約10 - 12 mm


蜜巢貯蜜較多時,巢礎較寬往往會導致蜂路限縮

2011年4月28日

日本發現令蜜蜂幼蟲變身蜂王的秘密

日本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雜誌網絡版上報告說,他們發現蜂王漿中的一種蛋白質是蜜蜂幼蟲變身蜂王的秘密所在。

新華社報道,蜂群中的工蜂和蜂王都是雌性且基因相同,但蜂王的體長約是工蜂的1.5倍,而壽命更是工蜂的約20倍。此前的研究表明,能成長為蜂王的蜜蜂幼蟲的食物是蜂王漿,而其他幼蟲的食物只是花粉和蜂蜜。但是,蜂王漿中的何種成分促使幼蟲變身蜂王,一直是個謎。

日本富山縣立大學講師鐮倉昌樹分別用新鮮的蜂王漿和已經存放了30天的蜂王漿餵養蜜蜂幼蟲,結果只有食用新鮮蜂王漿的幼蟲成長為蜂王。進一步研究發現,新鮮蜂王漿中一種叫做“royalactin”的蛋白質能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量,使幼蟲出現體格變大、卵巢發達等蜂王的特徵。

鐮倉昌樹用這種蛋白質餵養果蠅,果蠅也同樣出現體長、產卵數和壽命等方面的增長。這說明這一蛋白質對生物特徵的影響是跨物種的。

一個蜂群只有一個蜂王,隨著時間推移,蜂王生殖率下降而需要淘汰更換。這項成果有助於人工大量培養產卵能力強的蜂王,可望在養蜂業中發揮作用。
摘自:中國評論通訊社(如有版權上的問題,請來信告知)


2010年12月11日

蜜蜂看世界 花花綠綠大不同

Creeping Zinnia as we see it (left) and with UV shades made visible (right). The petals clearly appear two-toned to bees, the concentric colours drawing them towards the nectar
研究人員現在可以透過一個資料庫,感受蜜蜂在紫外光下繽紛世界可能看見的花朵。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與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的研究人員創設一個「花反射率資料庫」(Floral Refelctance Database,FReD)。「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BBC News)報導,這個資料庫可讓研究人員透過蜜蜂和其他授粉昆蟲的眼睛,「看見」植物的顏色。蜜蜂的顏色感測系統跟人類不同,可以看見紫外線光譜下的繽紛世界。關於這個免費資料庫的詳細資料,發表於公開使用的「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 ONE)。

瑪麗皇后學院生物暨化學科學系教授契特卡(Lars Chittka)說:「這項研究點出我們所看到的世界不是實體或真實世界,不同動物有不同感官,取決於牠們所在的環境。」他說:「擁有紫外線受器的蜜蜂與其他動物能看見的繽紛世界,絕大部分都是人類無法看見的。為了看見我們無法見到的那個世界,我們需要這套特殊系統。」根據不同物種能見到的不同光譜的研究,資料庫使用者可推測出這些植物如何呈現在不同授粉昆蟲眼中。

科學家把微電極植入昆蟲的光感受體,以及採用較不具侵入性的行為研究,已推測出牠們能看見的顏色。如果能看到昆蟲所見到的世界,就可看到人類肉眼無法看見的「著陸帶」,著陸帶引導昆蟲前往採集花蜜。著陸帶可能是形成同心圓的顏色或圓點。契特卡說:「我們常常在放射性對稱圖案中發現中央區域的顏色不同,在其他花朵上,中央區域也有小圓點,指示這裡是蜜蜂能吸取花蜜的孔口。」
摘自:中央社 (如有版權上的問題,請來信告知) (圖取材自BBC報導網頁

2010年10月20日

北美蜂群之死 病毒微孢子蟲是元凶


二○○六年以來北美出現大批蜜蜂集體消失的「蜂群崩解失調」(CCD)症狀,是近年困擾科學家的生物界大謎團之一,現在美國軍方和學界合作追兇有了重大突破,認為是昆蟲虹彩病毒(insect iridescent virus)和蜜蜂微孢子蟲(Nosema ceranae)聯手殺死了蜜蜂。

美國陸軍「艾奇伍德化學生物中心」和蒙大拿大學、蒙大拿州立大學合作的研究指出,出現CCD症狀的蜂巢都感染昆蟲虹彩病毒和蜜蜂微孢子蟲,沒有CCD症狀的蜂巢則沒有這兩種病原體蹤跡;而且,這兩種病菌無法單獨造成巨大殺傷力,但當兩者聯手攻擊蜂巢時,致命性可達百分之百。不過,上述病菌殺死蜜蜂的交互作用機制,及受感染蜜蜂為何要四散飛離蜂巢的原因,目前都還不清楚,將留待下階段研究予以解答。

昆蟲虹彩病毒是一種DNA病毒,也會存在蛾身上,感染組織會出現藍綠色或紫色;蜜蜂微孢子蟲則是在蜜蜂接觸孢子時感染。這兩者都喜歡涼而潮濕的氣候,主要影響蜜蜂腹部,會破壞蜜蜂的營養調節系統。○六年以來,光是美國就有二十%到四十%的蜂群出現CCD症狀,此前各方揣測原因,從殺蟲劑、基因改造食物,甚至手機電磁波都被懷疑,也包括幾種存於蜂巢的病毒,但都無法確定。這份報告六日發表於「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 ONE)。

對於CCD的原因,台大昆蟲系名譽教授王重雄表示,一般科學界認為有多重原因,包括病毒、微粒子真菌、蜂蟹 、農藥與氣候等;至於電磁波的因素,科學家認為影響較小。王重雄表示,寄生於蜜蜂的蜂蟹 與人類濫用的農藥,已證實會使蜜蜂的免疫力降低,讓體內的病毒、真菌大爆發,身體變差,沒有體力飛回蜂巢。

而台灣的CCD並不明顯,王重雄解釋,主要是台灣蜜蜂經濟價值高,用來產蜜及製成蜂膠、蜂王乳,與國外單純用來授粉不一樣,台灣蜂農用心照顧蜜蜂,一發現數量減少,就會積極補救,因此很難感受到CCD。不過,近年來,在氣候冷熱交替之際,台灣蜜蜂族群有弱化、死亡率增加的情況。
摘自:自由電子報  (如有版權上的問題,請來信告知)



2010年9月30日

日科學家發現蜜蜂離巢線索

日本科學家發現,蜜蜂觸角裏有一種可發揮感測器作用的蛋白質,一旦激活,蜜蜂會討厭自己的蜂巢並逃走。
蜂群崩潰紊亂現象近年來在美國多有發生,在日本也正在蔓延。發生這種蜜蜂離巢現象後,蜂巢裏只剩下蜂王和幼蟲,幾乎沒有成熟的工蜂。巢內沒有蜜蜂屍體,蜂蜜和花粉儲藏沒有受到破壞的跡象。雖然此前曾有學者指出這一現象是由於農藥等化學物質和寄生蟲的影響,但具體原因一直沒有弄清。
由於大量農作物和果樹依賴蜜蜂授粉,蜜蜂整群消失將嚴重影響收成,造成巨大損失。一些研究者擔心,如果蜂群崩潰紊亂蔓延,蜜蜂可能會在幾十年後絕跡。
名古屋大學研究生院副教授門脅辰彥率領的研究小組發現,蜜蜂和螞蟻等昆蟲的觸角內有一種名為TRPA通道的蛋白質。如果蜂巢內溫度超過一定水平,或者有蜜蜂討厭的化學物質蓄積,這種蛋白質就會被激活,蜜蜂也隨之外逃。相關論文發表在15日的美國《神經科學雜誌》上。
蜜蜂通過密密麻麻聚集在一起或通過翅膀扇風,使巢內的溫度總保持在適合幼蟲生長的溫度,即35度左右。蜜蜂如何感知溫度,此前一直是個謎,研究人員認為正是上述蛋白質使蜜蜂能感知高溫。
摘自:香港明報  (如有版權上的問題,請來信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