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裕文教授。(曾漢東 攝影) 大量蜜蜂神祕消失,這種被命名為「蜂群衰竭失調」的現象在全球引起關切。相關人員紛紛對此問題進行探討。台灣國立宜蘭大學動物科技學系副教授及農業推廣教授陳裕文,在蜜蜂領域裏鑽研20年,也著手研究蜜蜂神祕消失的現象,初步發現新型農藥對蜜蜂確實造成影響。 農藥對蜜蜂的影響 陳裕文表示,蜜蜂神祕消失的現象,最早發現於歐洲,5、6年前法國已有相關報導,本來滿箱的蜜蜂,一星期後只剩一半。 他說,蜜蜂分為內勤蜂和外勤蜂,內勤蜂負責蜂巢內的工作,都是比較年幼的蜜蜂;外勤蜂則是比較老齡的工蜂,負責野外採集食物的任務,但這些外勤蜂出門工作後,都消失沒有回巢,使得蜂巢內只剩下內勤蜂與嗷嗷待哺的蜜蜂幼蟲,蜂群因而面臨崩解的危機。 蜜蜂神祕消失的原因眾說紛紜,陳裕文表示,目前比較明顯的證據顯示,蜜蜂神祕消失與新型農藥有關。他說:「以前的農藥有些因對哺乳動物的毒性太高而禁用,有些則因害蟲產生抗藥性而效果不佳。新的藥劑講究對哺乳動物毒性要低一點,對昆蟲藥量少而有效。」 他說,現在有一種新型的農藥,植物被噴灑後,會經由葉面吸收,整株都有毒性。這種藥如大量施用,果樹被噴藥後,經過一段時間,農藥的殘餘量可能慢慢減低,蜜蜂在低劑量時吸到花蜜,很可能會記憶力喪失,影響到它的定位飛行,造成迷航現象,回不了家。 陳裕文說:「還有一種藥是昆蟲的荷爾蒙,會干擾昆蟲的生長,對蜜蜂很危險。」台灣的農藥管理法規定,用在蜜源植物的農藥要先測試對蜜蜂的毒性,如果太強就不予核准。測量方法是把蜜蜂的成蜂抓來,將藥滴在蜜蜂胸部,看它24小時的急毒性。 但荷爾蒙對蜜蜂的影響是漸進的,並不會立即致死,而且主要是對幼蟲的生長造成影響,因此,以成蜂的急毒性高低來評斷這些新型農藥的毒性,有待商榷。未以蜂群的角度考量,無法評估農藥對於蜂群的影響。 吸食新型農藥的實驗 就蜜蜂神祕消失的問題,陳裕文教授和臺灣大學昆蟲系楊恩誠教授,已於去年底向農委會提出研究計畫,也於今年初通過開始執行。 他們的實驗如後:準備糖水吸引蜜蜂來吸食,然後把蜜蜂抓來做記號,放走後,它會回去把糖液吐出來,交給內勤蜂處理,大約5分鐘後,它會再度回來;其後,在糖水裡加進新型的農藥,蜜蜂吸食後,就沒再回來或很久後才回來。實驗的劑量越高,回來時間越慢;劑量如果過高,蜜蜂就再也沒回來。 陳裕文認為,新型農藥的實驗顯示確實對蜜蜂造成影響。他推測,可能是農業面積廣大的歐美,全面性大面積噴灑新型的農藥,致使大量蜜蜂神祕消失。 不過,陳裕文特別強調,因為這種新型的農藥毒性比較低,不會對人體造成影響,消費者不必因此而恐慌。 西洋蜂訪花。(江敬皓提供) 大自然最重要的採花使者 蜜蜂神祕消失,除了沒有蜜蜂產品外,沒有蜜蜂授粉是最嚴重的問題。蜜蜂在生態裡就是扮演一個授粉者的角色,它身體的構造及習性皆為傳遞花粉而來,如身上的絨毛會讓它在花叢中沾到很多花粉粒。 蜜蜂堅守與花朵間共同演化的使命,一次只採一種花,包括吸花蜜、採花粉,即使旁邊有盛開的其他種類花朵,蜜蜂也不會對其青睞。有些訪花昆蟲是屬於破壞性的傳粉,如金龜子主要是為了吃花粉,會破壞花朵。而蜜蜂幫花兒授粉,不會對花造成傷害。 據美國農業部資料,由昆蟲授粉的植物佔人類食物的三成,其中八成的授粉工作由蜜蜂完成;美國人的飲食,1/3都與蜜蜂有關。陳裕文教授表示,台灣的蜜蜂產業看起來不是很大,蜂產品的年產值才6、7億元;用蜜蜂幫作物授粉所得到的間接產值,可達100多億元,在農產品裡僅次於水稻。 美國農業面積大,農民大都是租蜜蜂來授粉。台灣網室栽培的高經濟作物——通常是瓜類,其種子多,要充份授粉才能長出品質優良的瓜果,而網室的搭建阻隔了昆蟲,包括蜜蜂,因此農民會購買蜜蜂來授粉。對於網室以外的陸地栽培,農民買蜜蜂來授粉,也有所幫助。 摘自:新紀元周刊 (如有版權上的問題,請來信告知) |
2010年7月19日
新型農藥是蜜蜂殺手嗎?【專訪宜蘭大學陳裕文教授】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